财视连线丨招商基金王平——公募量化:ETF仍是未来重中之重

    2022-01-28 11:41:24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公募量化 ETF


    ▲ 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王平先生,在财视中国主办的第十二届HED峰会演讲。


    刚刚过去的2021年,量化交易交出了对于投资市场的答卷。在近一两年的发展中,通过对市场的不断学习,对模型的不断优化,从而拥有了普通投资者很难拥有的宽广投资视角,最终实现从市场中获取超额收益的目的。其中,私募量化的发展较快,在收益回报各方面都很有竞争力,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

     

    提到对公募量化的看法,王平表示,当前公募量化的业务整体发展平稳,头部基金公司的量化业务竞争优势越来越大,他依旧看好资管行业的高增长,相信ETF仍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公募量化投资现状及四大类产品分析


    公募量化业务的理解,可以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量化主动型、量化对冲型,这也是公募行业大概经过20年发展形成的格局。从过去增速来看,公募量化增速整体一直比较平稳,峰值的波动比较小。整体平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板块(创业板、科创板)不断推出;二是产品创新多,从普通指数基金到分级基金,再到ETF。

     

    量化业务从四个维度来看,被动指数型占大头,现在是1.6万亿的规模,五年的增速是30%左右,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在被动里面ETF大概占了9千多亿,股票ETF还是大头,大概8200亿左右,现在还有跨境、商品和债券。从数据上来看,股票ETF的增速比较稳定。分析目前ETF产品的持有人结构,大多数持有人还是个人投资者,大概占78%。细分来看,主题行业增速快,从10年前的120亿增长到了4500多亿,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在做比较大的调整,新老经济分化严重,同时叠加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影响。由于配置资金量比较大,导致很多新兴和消费类行业出现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击,从而主题行业的需求旺盛,规模增长得快,从芯片到光伏、新能源车的增幅都明显。场外增长快主要受益于独立第三方平台在互联网的销售,消费类和医药类基金在互联网平台的销售量是不错,所以整个行业来看,场外还是有相当市场的。

     

    指数增强型的增速并不是很快,现在宽基大盘增强大概是650亿,2021年增速较快的是中盘,大概到450亿左右。整个指增,公募才1200个亿,与私募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从投资者结构来看,也是以个人为主,800多亿规模来自于散户,300多亿来自于机构。

     

    量化主动型规模大概是760亿,这几年量化主动没有明显增长。2017年以后,整个量化主动的业绩和主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买公募的时候主要买主动,买量化的时候可能买私募,公募这一块挤压得很厉害。当然在这个领域,大的基金公司都在坚持创设新产品出来。

     

    量化对冲型受益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资管新规的实施带来较大需求,2019年量化对冲业绩不错,主要有打新的因素在。2020年到今天是很有压力的,因为2021年整体的业绩大概在1.6%左右,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量化对冲过去3年的年化收益率只有3.8%,公募的量化对冲在未来还是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干货总结:量化公募的六条观点


    如果对公募量化的投资收益做一个总结,其实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收益相对来说还可以,长期来看也具有竞争力,量化主动型需要去投入和发展,对冲型收益比较有压力,希望有优秀的策略和基金经理能够跑出来。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王平对量化公募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六条观点。第一,相对于公募主动产品,公募量化类产品规模增长更加稳定;第二,被动类产品是量化业务的主赛道,近3年主题和行业类产品规模增长最快;第三,大部分两化产品持有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第四,量化增强从收益和投资角度相对被动,目前依然有业绩优势;第五,量化主动业绩后续可能迎来复苏,由于市场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公募主动产品超额收益或许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量化的业绩稳定性可能会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第六,量化对冲策略的压力较大。

     

    展望:ETF仍然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目前,量化公募在全球的增长都很快,王平认为,国内的资管行业拥有很大发展空间。整个资管行业中,公募的权益体量其实并不大,约5万亿不到,占GDP的比重低。如果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实际比较大,被动ETF占比也不到1%,当前看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王平强调,他目前看好ETF行业的发展,原因如下:其一,市场越来越有效,现在都拿ETF替代个股,2018年特别明显;其二,“新、老”经济持续分化;其三,ETF产品自身优势突出,透明度高、风险分散、成本低、资金使用效率高、标的范围广。未来的方向上,一是Smart Beta ETF,国内还没有发展起来,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跨境指数产品,随着国内理财需求的增长,很多人的视野放到了全球,对美股、中概股、港股、其它新兴市场的关注高,跨境的配置需求增强,整体市场机会较大。三是商品,最近几年国内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基数比较低,与海外相比还是有较大空间。

     

    最后,结合自己在行业深耕十七年的经验,王平提出了自己的总结性观点,第一,看好资管行业的大发展;第二,量化业务在公募里面发展得不错,尤其是头部的基金公司;第三,ETF仍然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简介:王平,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管理学硕士,2006年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投资风险管理部数量分析师、部门负责人, 现任量化投资部副总监,目前管理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型基金、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招商中证 10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招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招商中证红利ETF、招商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王平先生在财视中国主办的“第十二届HED峰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结合当前市场情况的观点,不构成投资推荐或建议,不代表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文章内容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lily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