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ETF市场差异化分析——生态机制造就国内ETF发展缓慢

    2018-11-20 17:09:35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ETF 投资


    作者 | 王湛超

    来源 | 财视中国


    【作者简介】王湛超,金融学硕士。原就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负责分级基金和etf的产品研发工作。2016年加入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产品研发部总监助理。


    Wang Zhanchao, master degree of finance. He was originally work in the fu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responsible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of graded funds and etf. Joined Truvalue Asset Management in 2016, served as assistant chief product officer now.



    国内今年的ETF规模大概在2400-2500亿,最近一个月ETF市场大概涌入了几百个亿的资金,最大一支ETF涌入了差不多有90个亿的资金。

     

    中国的ETF在机制上跟国外的ETF有很不一样的地方,国外的ETF已经发展到万亿美元级别,但国内ETF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体量并不大,说明有非常重要的产品机制原因。通常产品想要发展壮大,它需要生态环境,需要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终端投资者可以从配置的便利性上受益,中游的交易商可以从中间的做市和价差之间获得收益,管理人可以取得管理费的收益,这是欧美国家ETF能够发展壮大很重要的原因。

     

    但国内ETF规模不是特别理想,在学习国外ETF机制时把中间商给拿掉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国外的ETF只有授权参与人,只有特定、指定的券商可以作为申赎的发起者,管理者只面向这些一级的批发商去接受基金的申购和赎回,这些一级批发商再把手中批发的ETF份额拆散卖给终端的零售客户。中国ETF不是,中国所有的终端零售客户都可以绕开中间商自己直接去申购和赎回ETF。这会有一个什么问题?中间商没有动力去帮你推广这些产品,因为他中间没有得到足够的收益补偿。这是从供给的方面去谈,说明在产品机制上存在一定问题。

     

    再从需求谈,现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如此庞大,个股的流动性又逐步下降,靠人力已经没有办法去覆盖每一只股票,大家开始需要一些工具来辅助投资,迅速地获得一个风险敞口,比如通过ETF。现在中国的ETF差不多有140-150只,有足够丰富的品种可以供机构投资人去迅速得到他想要的风险敞口,而不是费时费力地去筛个股。因此当下国内的ETF慢慢开始壮大,这是从需求端发生的一些改变。

     

    我相信未来随着终端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和需求的改变,未来中国ETF做大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再配合一些商业模式或者生态机制上的改变,中国的ETF可能会像美国或者欧洲市场的ETF,成为一个大众日常主流配置的品种,而不是一个另类投资品种。


    声明:本文来自于由财视中国主办的2018另类投资中国峰会”上的嘉宾发言,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财视中国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财视中国


    责任编辑:王维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