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全球金融风向,聚焦国内资本视野丨第十四届HED峰会盛大召开!

    2023-03-30 14:34:29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HED峰会 资本市场盛会



    2023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全球瞩目并值得期待的一年,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经济活动正在加快复苏,资本市场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相对的乐观情绪。与此同时,全球视野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国际顶尖资管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国内金融机构在全球市场与新兴市场中不断寻求投资机遇等话题,都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


    值此之际,由财视中国主办的“国泰君安·十四届HED峰会”于2023年3月28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大会得到了国泰君安证券、东吴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建投期货、华金证券、耀之资产、华鑫证券、兴证期货、泓贝投资、华实禾岸、稳博投资、华金期货、OPIM东英资管的大力支持,来自协会、银行、保险、券商、期货、信托、外资资管、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管科技、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机构的嘉宾莅临现场。






    财视中国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朱浩为大会开幕致辞,他提出近期的欧美银行危机,包括债务、信用等各种危机会给基金管理人带来很大压力,在不确定中寻找投资机会,成为各类资管机构需要思考的命题。从2014年起开始酝酿发起的HED峰会,已经成为投资管理领域的重要社交性品牌。虽然各类线上活动的发展飞速,但面对面的线下投资交流依然不可或缺。财视中国始终深耕金融行业,致力于打造投资管理机构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为投资管理机构提供传媒和品牌影响力、机构业务咨询、专家网络、人才管理四大板块的一体化服务。

    ▲财视中国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朱浩


    东吴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做了主题为“机构改革后的经济图景与政策脉络”的演讲,他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调整,科技的占比越来越高。今年开年以来重大会议的政策信号和机构改革,聚焦在科技和金融,也为未来五年金融领域的重大改革方向和政策“定调”。在过去的2017-2020年间,国家的大规模补贴助长了科技行业在盈利上的依赖性,随着近两年外部制裁和行业景气度下降,加剧了一些科技行业在补贴下的脆弱性。因此,科技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外部力量,需要更强有力的内部发力。


    陶川对2023年宏观经济与政策取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开年经济复苏主旋律之下,投资方面前期政策工具仍在发挥效果,消费方面报复性反弹的持续性还有待检验。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开年稳经济的主要抓手,地方政府对于刺激消费仍缺乏一致动力,即使基数方面“投资高,消费低”,但是地方政府似乎依旧对稳投资更加有信心。目前的5%左右的增速目标并非约束,如果一季度实现3.6%以上的GDP增速,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5%。他提出民营经济方面,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陶川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会坚持对外开放,会对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从而使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优,一个更加开放和发展的中国将迎接来自全世界的投资。

    ▲东吴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陶川


    在主题为“2023:周期与变局”的演讲中,思睿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对当前全球的资本市场和经济局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他提出整个世界的格局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研究世界经济尤其展望前景的时候,美国依然需要被重点关注。美国经济短周期将加速下行,当美国真正进入衰退期后,全球经济很难幸免。因此在世界的大变局之下,如果市场是经济的反映,那么市场运行的周期也反映着经济运行的周期。


    随后,洪灝通过大量研究图表展示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比较美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指标和美国经济指标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周期的指标跟美国宏观部门的各个主要指标高度息息相关。每一个经济的小周期大概是3至4年左右,每2至3个短周期会形成7至11年的中周期,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经济周期规律,所有的宏观变量,都在跨部门且有规律的向一个地方有节奏的运行。


    此外,他提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也预示着未来几年美元走势将承压。下半年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虽然当下美国经济仍然难寻疲态,各项数据包括失业率、零售数据等还是比较好。如果经济要衰退的话,一般来说市场会进入避险的状态,但现在无论是美元还是美债,尤其美元去年达到115高点之后却在快速的贬值,不仅美债的历史性回报率暴跌,10年债和2年债收益率的倒挂也达到了40年之最,美债市场的隐含波动率远远高于美股市场,也就是说债券比股票还危险。当历史上曾经40多年都持续不变的美债和美元的相关性突然在2022年发生变化,整个市场对此都是始料不及。周期与变局在全球经济运行中是两大永恒的命题。

    ▲思睿投资集团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  洪灝


    极灏基金CEO白云凤出席峰会并主持了题为“股票市场 2023 投资展望”的圆桌论坛。她提出,关于市场的复苏的话题市场一直在讨论,现在更多的观点更偏向温和复苏,无论是强劲积极还是温和复苏,总体的复苏路径还是比较清晰和明确。在经历了前两年很多的风险事件后,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都要结合自身的资金属性、各自机构产品策略,以及各自资金情况来看待。随着市场上工具越来越多,经历的极端行情越来越多,风控模型和逻辑也在不断完善。


    今年的全面注册制推行给我国产业结构和A股市场带来深刻的转变。在讨论中,启林投资合伙人陈源提出,全面注册制一方面降低了股票的发行门槛和加快了股票发行速度,对散户个人投资者来说选股的困难更增加了。从另外的方面,国内量化投资自2021大爆发以来,竞争逐渐白热化,往未来走超额必然还会降低,这跟股票的短期的发行数量没有必然关系,与投资者结构交易量占比有关。所以注册制对量化超额收益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直接。在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方面的讨论中,陈源总还提到,量化除了贡献超额价值,还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给客户定制叠加衍生品期权等各种工具。


    进益资本CEO范响分享道,大类资产配置不能为了资产配置而配置,只有一定到达体量的投资人的资产配置才是有意义的,作为个人来说,只有一两千万配置的话就没有所谓资产配置的概念,专注把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挣到就很不简单,大类资产的配置应该交给上十亿,上百亿的管理机构帮大家做选择。如果一定做资产配置,更多是跨资产类别的资产配置选择,也就是说要脱离开股票的框架去看。当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时候,才是考验基金经理工具箱的储备情况,和专业知识和交易经验的情况。面对困难市场,尾部风险对冲是任何基金经理都应该准备好的。


    凤翔基金总经理梁进认为,关于当前复苏程度,无论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都要在市场找到持续增长的路径。资本市场“剩者为王”,无论哪种情况下你要可以活下来。当前的工业增长,消费数据复苏整体还不错,基础设施、制造业也是稳中有升的。我们不去预测未来是强是弱,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内需强外需弱,服务消费不错,但是消费复苏的空间有限,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比较快的复苏通道。目前复苏势头下和国内比较宽松的宏观政策下,中国经济的韧性在未来几个月会进一步显现。


    耀之资产权益投资总监、合伙人张艺凌提出,在中国市场如果从事跟美国市场相关投资,境内投资人可以获得的可投资工具有限,尤其是前段时间银行理财出现的风险性事件,导致了大家的投资困惑。权益市场上波动比较大,尤其跟海外相比,我们国家的政策周期性相对会更加明显一些。在商品市场,希望大家眼光多向海外走,因为海外的很多资产的关联性和国内的关联性没有那么强。尤其在做FOF的同时,能有一些相对比较分散的配置,形成周期错位,整个资产就会受益于这种低相关性。


    佳岳投资合伙人沈然表示,在做一个资产的选择的时候,第一眼被吸引的一定是它的资金曲线,通过曲线可以简单的做一个观察,判断到这家管理人的产品在过去不同时间段内的盈利水平,以及风控的能力、策略和偏向性、风格暴露等,从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归纳,判断这类资产是不是想要的。从过去的业绩可以总结规律,但是真正构建组合的时候是未来要构想,做投资组合的时候要尝试做适应性强的设计,让它在未来能发生的几种行情做相对理想的收益预期和回撤控制。

    ▲ 圆桌讨论,从左依次为:极灏基金CEO白云凤、启林投资合伙人陈源、进益资本CEO范响、凤翔基金总经理梁进、耀之资产权益投资总监&合伙人张艺凌、佳岳投资合伙人沈然。


    在主题为“中国的投资机会”的圆桌讨论中,凯思博投资合伙人、董事总经理谢晓荔主持论坛,并指出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在加快,QFII和RQFII的长期海外投资者已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之一,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配置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之一,近年来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开放为外资在衍生品市场的投资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此外,在中外合资方面,银行理财子和外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可以从产品多样化方面分别发挥不同产品策略的优势,对整个海外全球资产配置的多样性能形成优势互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资产投资方案。


    法巴资管总经理何昭看来,RQFII的推出演变了新的模式,把QFII和RQFII一起做,尤其是在汇率波动比较大时,把QFII的A股基金转成了RQFII,QFII和RQFII的连接避免汇率上的波动带来的损失,是可以探索的方向。以前外资进入中国通过QFII绝大部分做多投股票和债券,并没有很好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来管理下行风险,随着QFII和RQFII可以做金融的股票期权,可以利用丰富的海外管理经验保护下行风险波动,国内可投的期货种类还要更放开一些。外资资管和外资理财在中国最大的弱势是没有渠道,很难深入到零售市场的方方面面,但是国内银行可以和外资形成非常好的互补,依托于银行在中国的庞大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能把外资的专业理念包括ESG理念等带给中国的投资人。


    迈德瑞投资副总经理康兰介绍,迈德瑞是一家专注量化期货趋势跟踪策略的法资背景的机构,我们的模型是通过对全球各个地区期货市场流动性好的品种,无论是商品、股指、债券,外汇,来进行一个中长周期趋势的捕捉,通过统计分析提取价格表现背后的相关关系,合理运用组合投资原理来进行组合管理。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中长周期趋势和相关性(目的就是分散化投资)。我们跟中国业务相关的牌照有两个,一个是WOFE PFM,一个是QFII。QFII牌照因为我们是交易期货为主,所以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商品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主要是通过QFII可以实现更多品种的直接或间接投资(投到我们国内的WOFE PFM产品)。我们在海外市场的模型和国内市场的模型其实本质上都是基于期货市场的多资产多品种趋势跟踪,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产品里面实现跨境或者说打通中国和海外市场的资产,实现模型自动化同时的配置,对我们来说,能显著给投资人提高分散化和回报。我们国内的模型目前交易的四十多个品种中,有接近20个是国内独有的期货品种,随着未来越来越多品种能够开放给海外投资人,分散化投资机会越来越大。


    保德信投资董事总经理孙昊提出,WFOE和QFII相比有很明显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WFOE本土的投研团队会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在境外的中国投研团队只能通过媒体信息、或者是国内上市公司做路演了解上市公司。在内地的投研团队可以直接全方位了解上市公司,这种对市场的更加深入了解持续下去,将来一定会在业绩中有所体现;WFOE第二个最大的优势是WFOE可以发展境内投资者,可以发展人民币客户,QFII则只是面向境外的投资者,QFII没有办法发展本地客户业务;第三个优势是在中国设立WFOE可以发展更多细化的行业和主题策略,比如针对中国养老金客户定制策略,这在海外通过QFII难以做到。


    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公募业务(筹)安昀强调,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很多外资纷纷都将中国市场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性高地,其中,银行理财子与外资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理财公司成为其中的一种合作模式。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便是双方互补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银行的资产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进行净值化转化,从外资金融机构来讲,全球性的历史悠久的投资经验、制度和流程,可以和银行理财子形成很好的互补。此外,中国是新兴市场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这两年有波动,但中国依然占新兴市场指数的30%以上的权重,很少有投资新兴市场基金经理会大幅度的低配中国。

    ▲ 圆桌讨论,从左依次为:凯思博投资合伙人&董事总经理谢晓荔、法巴资管总经理何昭、迈德瑞投资副总经理康兰、保德信投资董事总经理孙昊、施罗德投资公募业务(筹)首席投资官安昀。


    在主题为“量化投资与FOF”的下午主论坛中,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量化指数与国际部总监董梁首先发言。他主要就主题“挑战偏股型基金指数”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国内量化指数业务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指数增强型、稳健超额型、被动指数型三条产品线,产品类型覆盖了大盘、中小盘以及创业板等主流指数,形成了有特色与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方面,近年来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大幅爆发,投资者的可选范围越来越大,但挑选难度越来越高。以年度业绩来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在多数年份中表现比较优秀。尽管历史表现优异,但由于成份基金数量比较多,难以直接投资,因此有两种可选方法,第一种是以FOF的形式,直接在基金池内进行筛选;第二种是以类似指数增强的形式,首先通过金融工程的算法,对基金指数进行持仓穿透,获得可以模拟基金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的股票组合,增强可投资性。


    董梁还介绍了量化行业轮动的策略。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全球流动性影响,与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同时受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激励和约束。因此,行业轮动投资的目标是在不进行仓位择时的前提下,优选能够持续跑赢市场的行业组合,为了实现目标最终要聚焦于行业的投资性价比分析。量化行业轮动的比较优势在于覆盖面全,更新及时,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完全覆盖所有股票和行业,自下而上由个股整合得到行业的景气、趋势、拥挤指标,在微观层面实现行业性价比分析。

    ▲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量化指数与国际部总监  董梁


    迈德瑞投资副总经理康兰就话题“解开CTA策略的五大谜团”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大家对于CTA的认知各有不同,有的觉得它是商品资产的一类代表,有的认为它是偏稳健类的策略,但实际上尽管CTA策略细分方法众多,趋势跟踪策略一直是CTA策略的主流,具有长期业绩优秀、肥尾风险小、组合配置优化、容量大等优势特点。尽管我们看过去这么多年趋势跟踪策略在海外和国内的长期收益能力都很不错,但市场对于CTA策略存在着几个常见的误解或者疑问,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市场趋势策略表现好的时候大家追捧CTA,资金大量涌入,但市场趋势不好时大家又开始怀疑这种策略的投资价值。康兰总从趋势跟踪策略的净值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的占比来分析了这种策略的盈亏特点,它的盈亏比很高,是众多主流策略中最高的,但由于收益分布并不均衡,存在着赚钱时赚大钱,但需要经历相对其他策略可能较长的回撤期的特点,需要投资者深入的认知。实际上,趋势策略的夏普高于股票市场和很多对冲策略,对波动率也能很好的管理,与传统股债资产甚至商品资产的相关性都可以做到很低,是投资人长期配置不可或缺的工具。


    第二个问题是,CTA策略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回撤,最近有一部分市场品种的波动率也确实下降到了历史偏低的水平,但实际上,很多数据表明,资产价格的趋势与波动率并没有必然的线性关系,CTA策略尤其是趋势跟踪策略的收益也跟波动率也并不相关。


    第三个议题是CTA策略的回撤认知。市场上过于看重这类策略的回撤,以此来评估管理人的策略优劣,但实际上策略回撤是跟历史业绩长度、管理人的净值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去做蒙特卡洛模拟,就可以发现,一个策略的最大回撤是跟策略的长期夏普、波动率和持有周期相关的。迈德瑞更希望通过波动率的稳定管理来进行风险控制,让模型在无论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稳定发挥,而不是通过加入一些止损或与净值相关的被动降仓逻辑去主动干预模型。


    第四个经常被大家讨论的话题是长周期趋势策略是不是不太能适应市场。其实从海外经验来看,长周期的趋势策略,它的长期获利能力更强,节省交易成本来度过艰难时期。模型稳定性更强,策略失效的可能性比较低。短周期的优势是灵敏细,反应性,但是它的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要团队不断的更新迭代,不断的向新的策略才能持续。


    第五个是纯趋势策略与复合策略孰优孰劣的探讨。这个其实也是取决于投资人的诉求,如果作为专业的投资人,更希望获得一个归因清晰、模型稳定、便于做组合管理和风控管理的纯粹的策略模型。

    ▲迈德瑞投资副总经理  康兰


    在讨论中,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投资经理何典鸿提出,因为公募平台优势基于广泛深度行业研究,所以回到量化的基本面,相对私募量化来说可以做到更广泛的覆盖。在行业量化方面,基本面量化可以基于平台擅长领域选定一些行业,这些行业又适合做量化,就可以做行业的基本面量化。当然这当中有一个选行业的问题,假设忽视掉选对和选错行业问题,基本上通过这个行业的基本面量化持续覆盖和优化,也可以稳定地跑赢整个行业的指数。人工智能方面南方基金切入比较早,比如说数据源方面的南方大数据100和南方大数据300。在量化指数的团队有相当多的沉淀策略和代码,需要对它做一个整合,包括效率的提升,就可以结合GPT,以及AIGC等这些方式来进行改善。


    华泰柏瑞基金量化与海外投资部量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盛豪对量化整体更乐观一些。他表示,目前公司的量化模型是以基本面的模型为主,量价策略暂时性仅用在专户上。因为量价因子比较多,主要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去合成模型,此外也会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去挖因子。私募还是公募在量化领域各有千秋,双方可以更多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在公募领域,主动的研究员作为主要的投研力量会受到重视,在量化领域还可以利用公募平台主动的投研能力把一些数据和研究成果弄到量化模型里,这是公募相对私募的比较大的优势。此外,公募量化在风控方面一般比私募做得更加严格,对投资人保护会更好。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序认为,基本面量化的策略和传统的多因子策略的区别在于,多因子策略在全市场很快寻找到满足我们条件的股票,属于偏广度策略。但多因子方法在2017年到2021年表现比较一般,因为期间公募基金规模和北上资金的扩大,机构定价能力增加,使得对一些个股研究的深度变的比较重要,所以在此期间基本面策略表现亮眼。这几年,我们一方面不断完善多因子方法论,另外一方面也在寻找一些具有研究深度的策略,去寻找到市场的Beta,像行业轮动模型。对于量化来说,部分的产品也涉及到用一些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一些因子,做一些合成以及模型的优化等。

    ▲ 圆桌讨论,从左依次为: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刘钊、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投资经理何典鸿、华泰柏瑞基金量化与海外投资部量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盛豪、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序。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对量化的看法,有认为量化充斥着复杂的模型和公式;有认为量化是一套科学投资体系;也有认为量化是用程序化交易来收割市场。在主题为“进入万亿市场,私募量化超额收益的策略方法论”的圆桌讨论中,海舟量化创始人唐宇主持论坛,并表示ChatGPT出来之后作为量化人感受很深,因为量化是在国内非常早的跟人工智能AI结合的领域,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的应用,各家在做信号优化器等。作为量化从业人员有很多的发言权,同时也面临非常多的竞争和压力,虽然有很多的规则型策略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但是在模型框架层面以及复杂的预测型策略ChatGPT还没有很大的深入的应用场景,所以可以拥抱ChatGPT,但是在量化投资领域目前还远远不能完全替代。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风控总监马海源看来,量化投资必须拥抱先进的科技,回到技术本身做投资是复杂的过程,所谓的量化模型的背后怎么获得短周期的交易规律,是借助了智能统计工具帮我们归纳短周期的行为习惯,其实量化就是规模化的量产投资和交易决策。资管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生态,量化不管是对冲还是指增背后都是相对指数能增强,相较于其他类型策略,在风格切换很快的行情,确实要占一些优势,但不存在一个策略永远比另一个策略好。此外,衍生品的丰富对金融市场是非常好的,因为产品越多元化,选择也越多。比如多了1000的对冲工具之后,对冲策略就比之前更灵活。


    卓胜私募基金联合创始人陈平认为,ChatGPT在数据获取方面的效率很高,但因为他的模型是生成式模型,不是预测模型,所以要想在量化机构里发挥较好的预测效果还是很难的。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成熟的ChatGPT的模型出来,往往历史上是AI大厂突破以后量化机构才会跟进,所以ChatGPT要在量化交易里发挥较大的作用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量化交易更体现的是一种理性交易的感觉,从它的数据、算法、模型到交易到风控,各个环节都体现的非常理性,做的非常严谨。量化投资在追求收益方面主要靠概率取胜,以积小胜为大胜。


    衍盛资产CEO李达提出,ChatGPT今年很火,它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工具。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利用新的工具创造更高价值的历史,所以现在把ChatGPT结合到投资这个行业上来讲也是一样,两点应有的态度:第一,对于先进的工具要有开放的心态,探索如何为我所用。如果你不去接触它,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你可能就被它抛弃了。持续的接触、学习和探索,就一定能发现这项工具跟自己的工作有某些结合的地方。第二,也要意识到,归根到底ChatGPT就是一个工具,不要指望应用了它就会比别人强,因为你能用,别人也能用。你的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对工具理解,使用的基础上的再创造。随着量化投资理念的变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工具的变化,你产生了新的灵感,产生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应用新的工具来实现战胜市场上大多数人的投资目标,这是管理人的价值。


    宏锡基金合伙人陈迪强认为,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投研,从短期内看还不完全成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肯定是一个趋势。从过去提着现金到柜台交易下单,到现在可以实现全自动交易,那未来五年、十年后交易会变成什么模样是很难预测的。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拥抱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论。此外,衍生品的交易是丰富多彩的,包括股指、相关指数型的衍生品、商品期货、期权等。按照国外的数据来看,有几百上千的衍生品品种,国内目前期货加期权场内的衍生品110个左右,所以未来国内的衍生品交易,还将有无限可能。


    友山基金副总裁金焰认为,这几年AI兴起主要是算力大幅增强,算力起来之后使得许多算法变得实用了,也让AI在很多领域里有了应用。可以把ChatGPT当作一个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图书馆,但是它需要被诱导,被训练。虽然ChatGPT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投资是预测,是向前看,而且同时受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因此ChatGPT代替人类做投资还有很长的路要做,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国内现在出现了更多的衍生品,这不仅使得基金经理有了更多获利的投资方法(比如波动率套利),而且衍生品作为对冲工具,能够帮助降低投资收益的波动性。


    ▲ 圆桌讨论,从左依次为:海舟量化创始人唐宇、致诚卓远副总经理&风控总监马海源、卓胜私募基金联合创始人陈平、衍盛资产CEO李达、宏锡基金合伙人陈迪强、友山基金副总裁金焰。


    在主题为“多资产策略助力FoF基金实现绝对收益”的圆桌讨论中,耀之资产FOF投资总监、合伙人戎兵指出,FOF这类投资工具,其实是建立在买方的角度去进行投资的,所以从这个角度FOF是适合追求长期稳健绝对收益的一类资金,这一类资金在流动性的要求上并没有那么强。流动性有流动性的价值,投资人会愿意放弃一定的流动性,或者做一定流动性的约束换取更好的收益,这样的市场行为在FOF的层面是应该被认识,被更广泛的接受。而从FOF管理角度,流动性安排从管理流动性预期达成合适某类投资人的流动性安排条款,以及穿透到底层与子基金管理人达成协议方面,具有相当的灵活度。此外,FOF这个工具的原理本身是通过资产配置,而资产配置本身的意义也就是从有效分散市场风险出发的。


    广金美好总经理罗山认为,多资产策略配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资产配置,一个是策略配置。首先这两个方面的特征是很不一样的。所有的资产不管是权益还是债券或商品,配置资产最终获得的是资产的Beta收益。所有的策略,无论是量化或主观,之所以叫策略,是因为想要做主动管理,目标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获得Alpha收益。Beta收益同类资产的同质化相关性比较高,股票可以分大盘小盘,但是其实跌的时候并不会有太大区别。但同一类资产使用不同策略来管理的话,产品可以有非常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策略配置可以对风险进行更有效的分散。对绝对收益的客户来说更偏向策略配置,配置不同的Alpha来源。对有更高风险预算,持有时间更长的客户,可以通过资产配置获取资产的beta收益。


    优策基金总经理兼投资经理焦健提出,FOF机构一般根据其负债端属性和机构禀赋制定策略,所以大家的选择各有区别。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对专业度要求较高,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明星拼团,而FOF作为专业机构能够为投资人解决选择和配置的难题。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从策略还是资产角度出发,都力求建立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资管产品


    我们有两大类产品,高波动FOF以宏观对冲策略为核心,通过选择擅长资产轮动的管理人建立组合的收益基础,再附以多策略进行增强和补足。低波动FOF是固收+产品,去年权益市场行情较差,市场上很多固收+做成了“固收-”,我们的固收+策略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股票或转债,而是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各类衍生品结构进行收益增加,既平滑了波动,也追求了收益的确定性。当下复杂多变的市场及其考验FOF管理人对策略的理解、对市场的认知,在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勇于迭代更新都是较为重要的。


    华宝证券组合投资部总经理、投资总监王翔强调,对于FOF来讲,穿透到底层资产的流动性是比较宽裕的,因为FOF参与多市场和多资产。FOF的流动性约束来自于私募产品合同对开放期和锁定期的设置,可以通过私募管理人定制产品来设计符合自己要求的流动性方案。我们不会一味追求高流动性,因为有些策略需要稳定的负债端才能有好的表现。我们会考虑让渡一定流动性需求,去争取好的策略,这个平衡需要FOF管理人去掌握。另外,从FOF管理人角度去看策略和资产有相关性也有区别,区别在于资产的收益是一维的,但策略的收益可以是二维的,三维的。正式这种区别能在资产的基础上幻化出各种类别的策略,支持打造全天候组合。但两者又有很深的联系,因为策略来源于资产。我们会要求私募研究员不仅限于对策略的研究,更要深入到标类资产研究,跟踪政策变化的影响,感受市场变化的脉动,从而把握策略的周期特征。


    ▲ 圆桌讨论,从左依次为:宏锡基金合伙人陈迪强、耀之资产FOF投资总监&合伙人戎兵、广金美好总经理罗山、优策基金总经理兼投资经理焦健、华宝证券组合投资部总经理&投资总监王翔。



    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中国资本市场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2023年,随着全面注册制等市场改革的实施,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新格局正在发生。展望大类资产配置与新兴市场投资机遇,聚焦量化投资与FOF,财视中国将持续聚焦金融资管,高效链接金融机构,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声明:本文来自于由财视中国主办的“第十四届HED峰会”上的嘉宾发言,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Lily


    财视中国—资本市场小助理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峰会信息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