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

    2019-06-17 16:00:00    来源:领遇APP
    关键字:宏观经济

    文 | 王荆杰   
    来源 | 领遇   

    【作者简介】王荆杰,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经济学博士,FRM,负责宏观经济、金融期货等研究,参与多项国家、部委及交易所课题研究。

    最近一周,我国主要宏观数据陆续公布,从通胀到社融,从消费到投资,均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把经济数据分为增长和通胀两部分,可谓是增长波澜不惊,通胀较有压力,整体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8.6%,较上月有一定回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较上月小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5.6%,基建与地产投资也小幅回落;M2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仍为8.5%,M1同比增速略有回升,但仅为3.4%;社融增量为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466亿元;CPI同比上涨2.7%,创15个月新高,PPI从0.9%回落至0.6%。

    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上行动力不足。以往动辄10%以上的增长很难见到,这与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期有较大的关系。从2014年开始,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超过了投资,体现在消费对GDP累计同比贡献率远超过投资。截止到2019年第一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5.1%,而投资仅为12.1%,出口则上升至22.8%。

    消费对于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不过,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棘轮效应,即消费习惯易向上调整,难向下调整,这是我们常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然而,目前居民资产负债表已经有所受损,居民杠杆率持续攀升,依靠借贷维持消费动力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很难有大的提升,汽车消费的大幅萎缩就是例证之一。

    在投资方面,无论是基建、地产还是制造业投资,都缺乏明显的亮点。基建投资与财政收入密切相关,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地产投资在不同城市之间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当前亦面临拐点的风险;制造业投资则受到中美经贸问题和海外经济的影响,也复苏乏力。此外,在整体货币中性环境下,M2增速和社融也难出现以往大幅上行的局面。这均使得经济上行动力不足。

    宏观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下行有逆周期调节。虽然基本面上行动力不足,但一旦经济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管理层就会进行逆周期的宏观调控。当前,逆周期调节主要集中在三个政策上:货币政策的微调、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产业政策的调节。

    货币政策的调节当前主要是受到通胀的压力,市场期待的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迟迟没有出现。

    猪肉价格未来仍有较大上行压力,水果蔬菜价格持续增长,农副产品诸如苹果、红枣期货也都出高位,源自于CPI食品项等“民生”类商品的压力制约着货币政策的方向。另外,今年以来,原油价格整体仍在上行趋势,煤炭冶金产业链不断向好,也对PPI有一定支撑,暂不需要用较宽松的货币环境。

    相比较货币环境的“松紧适度”,信用环境的宽松则是相对持续的,这对民营企业、制造业、地产投资的稳定至关重要。以地产投资为例,国内信贷、地产销售以及债券融资是地产商主要的融资手段,三个融资手段中只要保持两个正常运行,地产商的整体资金压力就不会太大,对应的投资与新开工等数据就不会出现明显下滑。目前虽然销售回款压力依旧较大,而信贷及债券融资渠道的畅通将会对地产商的投资和资金形成支撑。

    产业政策的调节主要是针对消费端的刺激,最为典型和重要的莫过于汽车消费。目前,各地均积极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汽车消费的回暖对于未来消费的提升至关重要。不过,产业政策的刺激很难解决消费面临的长期性问题,因为消费的根源在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习惯的惯性,这是产业政策难以触及的。

    财政政策是逆周期调节的重点,主要针对的是基建等投资项目,这也是最容易起到效果的调节。出口的问题在于海外扰动,消费的问题在于收入天花板,唯独可行的只能从投资入手,因而财政政策将在下半年经济企稳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允许专项债作为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同时也鼓励金融机构配套融资,建立正向激励制度,这被视为稳基建的重要政策,基建“开前门”力度不断加大。

    基建组合拳在使用“专项债+市场化融资”模式的同时,要求项目收入实行分账管理,坚决遏制隐形债务。财政政策的另一个要点在于“减费降税”,这不仅可以增加企业收入,也可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消费的提升。

    上行动力不足和下行的逆周期调节,将使得经济的波动逐步下降。从投资角度来看,波动日渐变小的经济基本面对市场的中短期影响也将逐步变小,而逆周期调整的政策导致的市场预期将逐步对市场有较大的影响。

    于是,我们看到第一季度在货币政策微调至偏宽松、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提升、减税政策逐步实施、贸易摩擦缓解的情况下,股市迎来了大幅反弹,债市出现微调;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提“闸门”、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的情况下,股市调整而债市反弹;在下半年,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也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领遇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领遇App 

    责任编辑:陈璇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