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在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及“回归本源”思考

    2019-05-06 15:54:37    来源:领遇APP
    关键字:融资租赁 融物


    文 | 王雅炯   
    来源 | 领遇APP 


    【作者简介】王雅炯,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资金部副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10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投融资经验,组织发行保交所、银行间、证券交易所三大交易市场多期证券化,所发行产品获得保险资管协会、证券时报、新财富多个奖项,个人获得财视中国“2018年资产证券化年度十大风云人物”。


    截止目前,国内融资租赁行业机构12000家,远远超过全国持牌金融机构5000家。融资租赁余额也超过了6万亿,已经在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用可以体现为:


    一是“人民币提供机构”:或依托资金成本优势,或依托强大的股东项目资源支持,或依托强大的自建或渠道网络体系,向终端客户提供资金解决方案;


    二是“多元债权提供者”:依托主体信用或所持资产信用,以各种方式包装成产品,向不同风险偏好的市场投资人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包括租赁应收款、信用债券、证券化债券等;


    三是“设备产权持有人”:部分租赁公司也在真实持有一部分设备,但除了飞机、船舶等通用大型设备外,更多的是工程机械、乘用车等更容易变现的小型设备。


    若融资租赁公司理解为金融服务企业,更多的是第一和第二种角色;如果是设备服务商更多是第三种角色。在国内,规模较大的公司,多数是第一和第二,少量中小租赁公司是第三。


    所以,整体而言融资租赁是国内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




    租赁行业发展是近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


    融资租赁行业2008年以后开始真正发展,尤其是到了2014年之后,更是发展迅速,这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城投融资模式发展的大周期相一致。这方面虽然行业很多专家不太推崇,但更不能回避,也不能抹煞其对于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的推动作用:


    5年基建:2008年4万亿投资增加社会整体融资需求,金融体系也较为宽松,银行资金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投向上述各领域,导致行业在后几年内业务规模、企业数量均呈现快速增长。


    5年城投:2014年以后,4万亿的直接推动力减弱,但是上马的基础建设项目没法停止,而金融体系开始往回流,土地财政开始不适用,地方政府终于走上了城投融资的路。


    这“黄金十年”中,融资租赁行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发生飞跃。有了这“十年”,融资租赁公司,尤其是商务系租赁公司才有机会走到更多人的视野中,所以作为融资租赁行业从业者,有必要感谢经济周期,感谢标杆型大型租赁公司对融资租赁行业的贡献。


    基于上述情况,带来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未来五年、十年对融资租赁行业意味着什么?


    现在有诟病租赁行业的“城投”、“通道”、“类信贷”等情况,不服务实体经济,不回归租赁本源。这没有错,融资租赁本来的核心就是“融物”,商务租赁公司更是出生于商务部管辖的基因。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逐渐成了“融资”了,目前机构管理职能又由商务部划归至银保监会了。


    这说明什么?社会各界内心实际认为融资租赁行业还是属于金融服务业,做的都是资金业务。包括多数租赁公司本身,都是以金融机构自称,而不是产业服务公司。


    “服务实体经济”要依托自身条件和发展阶段


    “融物”还是“融资”、“金融”还是“非金融”,并非核心问题,国家政策导向的核心是“服务实体经济”,只是有观点认为融资租赁并未服务实体经济。


    但整个金融体系是在服务实体经济吗?这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并不仅是融资租赁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


    笔者很赞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但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很强的行业管理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2018年“暴雷”项目数量明显增加,波及不少租赁公司,如果没有历史利润积累和股东支持,很有可能出现较大流动性风险,就无从谈起服务实体经济了。


    当然,从长远来看,如果不围绕实体经济,融资租赁公司未来的发展是受限制的,但是需要有一些前提和基础:


    (1)如果有良好的股东支持,并且股东也有周边的实体产业有资金需求,那么围绕股东开展实体经济业务是风险可控、且有战略意义的;


    (2)如果没有上述好股东,那么可以在发展初期寻找一个好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夯实风险抵御能力后再真正的探索服务实体经济,但这对公司战略定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如果股东支持力度不够、行业也没选好,那么租赁公司本身生存都有问题的情况下,谈何支持经济。


    “回归本源”是行业回归,并非个体回归


    除“支持实体经济”外,这两年融资租赁行业内提的比较多的是“回归本源”。什么是本源,很多人认为是“融物”,但是融资租赁公司做的都是“融资”,赚的是利差,并没有赚真正的“设备服务费”和“设备运营费”。


    要“回归本源”,就是要回到产业源头,但是市场中融资租赁公司个体差异太大,大中小、股东背景、发展阶段都不太一样,这就不适合所有的机构都走同样的道路。相比“一刀切”的界定和要求,更应该提倡“百花齐放”、“分类发展”,融资租赁行业也要分工:


    (1)资金批发商:依托股东背景或主体信用,向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批发低成本资金,并分发至行业中的其他租赁公司。资金批发商多为金融租赁公司、大型商务租赁公司等;


    (2)资产服务商:具有独立资产服务能力的专业化融资租赁公司,作为资产平台服务商,擅长租赁债权及部分底层资产的专业服务能力。资产服务商可以是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


    (3)产业运营商:具有强大的项目资源和项目获取能力的融资租赁公司,或依托股东背景,向市场其他机构提供优质的资产来源。
    若在行业中按这些职能分类,其实就无所谓个体的“回归本源”,而是行业“回归本源”,个体“功能分化”。


    融资租赁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国内特殊的金融体系催生出金融租赁公司和原商务系租赁公司,当前国内的现状是以“融物”作为载体主要开展“融资”业务。


    随着监管职责的划转,这两类租赁公司的监管要求也将逐步趋同。未来商务系租赁公司会逐步成为真正的金融机构,还是会成为设备服务商,都有一定不确定性。总体而言,既然金融服务实质上已经成为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至少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还会延续。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领遇对文章内容不具任何立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领遇App 


    责任编辑:小亦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