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港交所IPO节奏回到正轨

    2020-03-27 09:40:28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港交所 IPO

    截至3月26日,港股今年以来共新上市36家公司,另有C-LINK SQ、MBV INTL两家预计在27日上市。

    具体来看,前两月上市24家,其中1月上市22家。2月新上市公司数量少的原因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

    早在2月末,上述12家企业正式开启招股,到中旬陆续上市,从数量来看,虽然不能与1月相比,但相较2月速度明显加快,港股IPO开始摆脱疫情的影响、逐步回归正常节奏。不过,鉴于当前海外疫情形势严峻、金融市场因此震荡并波及到港股,多少令人担忧后续IPO是否会受到影响。

    “从目前的上市股票个数来看,IPO的节奏已经正常。”雷根基金总经理、投资总监李金龙说道:“后续节奏主要看新公司上市前的审计等准备工作是否会由于影响疫情而延误,但当前国内疫情控制较好,国内公司去港股上市的节奏不太会受到影响。”

    细看新上市的12家公司,所属行业可谓百花齐放,涵盖物业管理、服装、影视娱乐、基建等。不过,若是再进一步透视,还是可以发现新股的一点点“偏向”。

    物业管理:内地物业排队赴港上市

    3月已上市的12家企业中,兴业物联、烨星集团两家均属物业管理行业,前者认购倍数超过1400倍,后者更高达1948倍,晋身今年的新任“超购王”。此外,23日弘阳集团旗下物业管理公司弘阳服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一季度正荣服务、金融街物业、宋都物业、建业物业等物业管理公司亦在港交所等待排队上市,华润置地、朗诗地产等房企旗下的物业公司也计划赴港IPO。显然,“物业股”是港股市场3月乃至2020年全年的活跃股。

    内地物业公司排队赴港上市的热潮并非始于今年:内地物业公司2014年就开始赴港上市,到2017年每年只有一两家,但从2018年起节奏突然加快,当年数量为6家,去年达到9家。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内地物业会选择赴港上市呢?

    这一来与物业公司的布局有关。据业内人士介绍,物业公司自身希望在多种经营业务方面进行布局,通过上市融资,物业公司既能获得发展资金,还能打通其他的融资渠道,“上市”也是其所属地产企业实现物业企业价值外显的一种方式。二来则是源于地产市场的行情。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由早期的刚需市场转变为改善型市场,在这个阶段,购房客群和市场会对物业公司在不动产增值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有更多肯定。

    内地物业公司选择的上市地也包括A股,但更多是在港股上市。李金龙告诉财视中国:“物业行业拥有较长期且稳定的现金流,这类公司在港股及海外市场比较受欢迎,而在A股没有太大的概念性炒作,因此未来有能力去香港上市的物业行业公司会优先选择在香港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由于疫情危机,特殊的管理方式使得物业管理服务在政府和居民心中得以重新定位——由可有可无转换为至关重要,而且疫情之下居民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也更为敏感和重视,这样的环境对物业板块无疑是助推。

    生物医药:2020年首家首日上涨近10%VS港股高破发率

    在港股市场,生物医药板块长期以来都是大热点,2019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内地生物医药企业达到15家,从2019年最后一周至今,已有宏力医疗、康方生物科技等多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中永泰生物就于本月初第二次提交申请。但截至发稿,仅有诺诚健华在3月23日成功在港上市,上市首日股价上涨9.61%。

    乍看有点出乎意料。李金龙解释道:“一家公司从计划上市到真正过会挂牌,本身就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周期,而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公司的上市节奏被拖慢。此外,这也可能是2月港股新上市标的不多的原因。”

    疫情虽然拖慢了上市速度,但并未影响到生物医药的热度,一定程度上还起到助推作用,在疫情初期,医药股是港股市场唯一的亮点。当然,“生物医药”只是统称,具体可以划分为器械、服务、药品等板块,疫情对不同板块的影响各异,例如“互联网+医疗”就迎来发展契机,其龙头公司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自疫情爆发以来整体呈上涨趋势。目前,生物医药板块仍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截至25日收盘,主板上市的多家公司也保持着不错的涨幅。

    下个月,港交所主板预计将迎来包括康蒂尼药业在内的新生物医药公司。此外,根据公告,泰格医药拟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另一方面,上文提到诺诚健华上市首日上涨近10%(当日港股下跌),但不是所有新股都有如此好运:统计显示,2020年至今新上市的36家公司中,16只股票首日收盘上涨,2只首日收盘持平发行价,剩余18只首日收盘破发,破发率高达50%,其中跌幅最大的常达控股跌幅达到40%。

    习惯了A股的投资者或许不太适应,但在市场化定价的机制下,新股破发是常态——可以参考科创板,开板至今已有多只新股破发,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范围扩大,国内投资者将逐步适应破发。此外,“50%”只是现阶段的数据。从历年情况来看,港股破发率大致稳定,通常维持在25%~30%(有时略高),今年不出意外也会维持在这个区间,因此,港股“打新”还需谨慎。

    近期美股多次熔断,港股受此影响亦有所震荡。虽然不会影响IPO破发,“但市场环境若是不好,IPO的价格也会下移,未来若美股仍有较大幅度的震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港股上市企业的估值。”李金龙表示:“目前来看,与A股各指数同各自估值低点的距离相比,恒生指数距离自身估值的低点更近,从这个角度来讲,港股的安全边际更高,也意味着逢低布局的较好时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领遇/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财视中国



    责任编辑:琳琳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