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制造业PMI今日公布,如何减轻中小企业下半年压力?减税降费有可为

    2019-08-01 09:46:21    来源:领遇APP
    关键字:PMI 减税降费


    国家统计局于今日发布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PMI49.7,好于预期49.6,前值49.4,连续两个月改善;7月非制造业PMI53.7,不及预期54,前值54.2,位于较高景气区域;7月综合PMI生产指数53.1,前值53。




    数据亮点

    (一)制造业PMI回升

    7月制造业PMI由前值49.4改善至49.7,连续两个月改善,显示国内制造业整体有所回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


    其一、减税降费等托底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此前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上升,制造业投资改善等。


    其二、国内制造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从7月公布的制造业PMI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指数整体呈现改善态势。

    图: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来源:Wind,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图:产成品库存与原材料库存PMI。来源:Wind,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二)国内需求呈现企稳改善态势


    7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回升,反映内需有所企稳改善。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8,接近50枯荣线。展望下半年,随着国内进一步加大有针对性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托底政策、基建补短板、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需求有望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


    图:制造业PMI分项 来源:Wind,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三)企业经营信心增强


    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中就业分项指数均反弹;7月综合PMI产出指数较前值上升0.1个百分点至53.1,企稳改善态势明显,这几个指标显示企业经营前景信心在逐步增强。这主要是:一方面,是国内消费转型升级过程中,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另一方面,此前降税降费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图:制造业PMI分项与综合PMI产出指数 来源:Wind,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四)非制造业保持活力


    非制造业PMI尽管有所放缓,但整体维持在较高景气区域。受暑期因素带动,国内的旅游、住宿、餐饮、文体服务业扩张仍有望加快,从趋势看,国内仍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居民对服务业需求保持强劲,但对服务品质要求在不断提升。

    整体看,从国内制造业部门去库存周期,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等,尽管月度PMI数据存在波动,但预计PMI指数趋势向上。

    难掩下行压力

    尽管7月制造业PMI等指标呈现积极改善迹象,但外部需求不确定与国内结构性因素仍将对我国制造业构成一定压力。7月制造业PMI及订单分项仍处于收缩区域,上半年国内制造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3.0%,尽管较1-5月2.7%改善,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6.8%,且制造业投资整体仍显乏力。


    第一,外需不确定。全球需求放缓,贸易紧张局势,欧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都将对我国出口及与之联系紧密的制造业造成拖累。7月国内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仍运行在50枯荣线下方。

    图:中美等经济体制造业PMI 来源:Wind,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第二,内部结构性因素。国内制造业面临的困难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国内消费升级,部分制造业正经历艰难转型升级;部分传统制造业利润面临人工、环保等要素成本上升挤压;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贵增大,部分中小企业受贸易摩擦冲击,销售减少等;以及制造业过分依赖部分产业链长的产业等。

    第三,国内部分制造业去产能。从全球看,相对于需求端,全球工业制造业供给仍显过剩,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品出厂价格维持低位,对中国而言,中国上下游价格传导并不通畅,PPI与CPI存在明显“剪刀差”显现。上游企业盈利受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较大,但中下游消费品制造业行业竞争激烈。制造业企业未来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方面下功夫。

    第四、中小企业风险溢价削弱融资能力。由于我国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占据绝大多数,而中小民营企业的近实力、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市场风险溢价普遍较高,尤其在经济放缓阶段,企业订单下降,盈利前景弱化,企业再融资压力上升。

    政策展望

    7月30日 政治局会议提及稳定制造业投资,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我们预计,后续管理层将强化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引导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同时,货币政策方面,通过利率等金融供给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舒缓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与创造力。央行更倾向于结构性定向工具支持中小微企业。


    面对传统欧美需求趋缓,外贸型中小民营企业需要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例如: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等出口增长迅速,同时,中小民营企业需要补齐自身技术创新、内部管理与品牌方面的短板,增强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领遇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领遇App 

    责任编辑:陈小橙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