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投资官的工作与生活

    2018-11-29 16:53:40 来源:财视中国


        


    嘉宾简介:加入太保之前,邓斌先生先后服务于美国AIG及友邦集团十八年。最后职务是友邦集团投资方案暨衍生品总监。他设计并主管了友邦集团的战略资产配置架构,投资产品类别战略,资产负债管理战略,衍生品投资战略,及计量研究等。之前,历任友邦集团衍生品投资及投资分析总监,友邦市场风险管理总监,AIG集团风险管理部中台办公室主管等职。


    两个多月前,“太平洋保险相隔近十年再设首席投资官”的消息一出,引起了保险圈的关注。


    这位让太保新设首席专岗的就是友邦保险原投资方案暨衍生品总监邓斌。邓斌曾就读于纽约巴鲁克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及计量方法暨模型硕士学位,之后在美国AIG及友邦集团任职,长达十八年,是妥妥的重量级“外脑”。

    如今,邓斌在太保集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引领各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聚焦主业,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优化资管内部流程建设,帮助太保的投资管理跻身世界一流。

    身为首席投资官,邓斌将影响万亿以上资产的投资方向。2017年,太保寿、产险等业务的投资资产规模增长接近1400亿人民币,养老、资管产品等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超过400亿。

    不过,邓斌为人相当低调,在网络上仅能找到工作履历,感觉上颇有几分神秘。小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尝试邀约专访,不想邓斌很爽快地答应了。

    Part 1:投资领域是全方位的

    电话另一头声音听起来温文尔雅,语速也不快,显然,邓斌耐心十足,更关键的是,愿意分享!机会难得,小编当然要牢牢抓住,问出一些网上找不到的干货~

    Q:作为太保的首席投资官,您主要关注哪些投资领域?

    A:投资领域是全方位的。孙子曰“以正合,以奇胜”,必先守正方有出奇之机。因此无论是固收、权益、或其他大类资产,只要符合保险需求的,都会受到重视。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经济战略、实现国家企业双赢是极为重要的方向。

    Q:加入太保前,您曾在友邦担任投资方案暨衍生品总监,能不能谈谈当时设计衍生品投资战略的基本思路?

    A:衍生品多年来是个热点话题。做衍生品首先要回答几个问题:第一,投衍生品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投什么样的衍生品?第三,如何在整体投资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里评估风险和回报?对第一个问题,当时的回答是,我们投资衍生品主要是用于风险对冲。

    友邦当时做衍生品的开端是因为在其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外币资产投资,这就要通过货币掉期把它对冲回本币。还有利率掉期,主要是为了对冲久期差。久期差是保险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最大的问题。第三是通过股票期权来战术性地调整股票仓位和对冲股票可能的下行风险,因为股票有长期持有的基本价值,但股票市场本身存在大的周期性波动,这时利用衍生品,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如果管理得当,就可以有效地对冲风险,投资者也不必卖股票。

    此外,决策流程、管理流程也很重要。还有就是需要有效的系统,既能进行前台管理,又能进行会计、风险等后台管理。

    Q:可以分享一两个之前的投资案例吗?

    A:我在AIG和友邦服务18年,最大的建树在于与团队一起建立了友邦的长期资产配置战略和衍生品管理架构。在长期时间里,最主要的业绩产生和风险管理,是由战略资产配置管理实现的。在这一点上,我可以骄傲地说,友邦保险的优良业绩有我们团队的重要贡献。

    个别的投资项目上,比较有意思的案例有投资友邦历史上第一单美元信用联系债券,收益非常好。另一个是做了友邦历史上第一次用股票期权对冲风险,从进入到退出都选对了价格和时点,在一个半月内创造了约60%的回报,有效对冲了股票市场的下行振荡。

    Part 2:风险永远不是单向的

    长年深耕投资和风险管理,邓斌对风险的认识自然是相当的全面、客观。聊完之后,小编瞬间感觉涨了一大截姿势~



    Q:当前市场正面临新一轮风险,可否请您就投资的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A:投资人往往首先关注周期性风险。从保险企业来看,在风险管理上要坚持几点原则:第一,对于国家、国民经济,保险都是长期性产业,特别是寿险。

    作为长期性产业,保险企业要保护好稳定性,因此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要关注自身的长期战略性风险,也就是资产负债的错配。这是最大的风险,需要坚持宏观、多角度的研究,做跨周期的长期风险管理。

    第二,流程管理非常重要。在经济动荡的情况下,投资管理人或业务管理人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这个时候能使一家企业长期行稳致远的基础就是这家企业的流程管理。也就是说,所有的决策不能是某一个人的决断,而是走流程,做好风险、投资、回报等各方面的分析之后再做决断。多么好的模型都不能替代一个好的流程管理。

    Q:您是如何看待风险本身的?

    A:用另一个词代替风险就是“危机”,这里面是两个字,有危就有机,所以风险永远不是单向的。今天全球的风险管理,在概念上人们往往认为风险是下行风险,但我要提醒的是,风险包含上行风险。人们不能只关注今天市场会不会下跌,还要关注当经济、市场走入上行区间时,能不能抓住。

    因此在我看来,风险是双向的,机会也是双向的。买方金融机构在管理好自己下行风险的同时,不要忽视上行机遇。换句话说,需要乐观的时候不要盲目悲观,需要谨慎的时候不要盲目乐观。

    后记

    问完上述专业问题,小编对邓斌的好奇有增无减:在赴美读书、加入AIG和友邦前,邓斌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曾服务于外经贸部。贸易与投资……差别似乎大了点。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契机,邓斌选择了“转向”呢?

    结果有点出乎小编意料:“转向”还真不是刻意的。邓斌说,当时是想着去海外看一看、出去学习。开始因兴趣选择了国际商务,结果到了纽约发现,金融才是美国的主战场。“当地人喜欢读金融或管理。主流美国人较多的人读市场学之类的,而华人往往选择比较量化的专业,因为数学比别人好,便于找工作。”

    最终邓斌进入风险管理行业也是顺其自然。“很多华人留学生最后进入到数学量化分析、风险管理行业,因为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所以我也很自然地进入了这一行。现在也不后悔,觉得做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与此同时,邓斌也很感激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对我帮助非常大”。他表示,虽然在国外多年,但回国后依然能理解国内的管理体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当时的训练都是非常有效的”。




    金融圈的工作之余,邓斌也不忘业余爱好:教书。“就是喜欢,我觉得当老师是挺高尚的事。”在美国时,邓斌在巴鲁克学院讲授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现在则是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的客座教授。“我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当时我是AIG亚太区的风险主管,在震中的震中,也是最了解美国金融风暴产生的背后逻辑的人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邓斌很愿意把自己所学介绍给年轻人。“我看到年轻人愿意学、但学的时候有点迷迷糊糊,跟我当年上学的时候一样,这时候我非常愿意把自己清楚的东西告诉他们。有些东西甚至不是教授们讲得出来的,因为他们更偏向理论,而我是亲身经历,了解理论在实践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偏差。”

    其实聊到这里之前,小编心中已有了疑问:据邓斌所说,他1995年6月赴美,今年9月初才回国。但在电话里,除了偶有几个专业词汇一时想不起中文表达,邓斌的普通话依然流畅,而且口音自然,丝毫不像在国外生活了23年。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不过很快,小编的问题就有了答案。“我不仅在大学教书,之前很多年我星期六都在香港免费开儿童书法班,我还教书法和国学。”邓斌很自豪地告诉小编,他是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和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写了40多年了。”

    诗词、书法不单单是邓斌的业余爱好。他认为,真正学理工科的人走到高端,从理论、教科书上已经找不到答案了,需要转向哲学和艺术。“我经常对别人讲,跟金融风险最接近的行业是中医,中医就是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例如一个人咳嗽,不会是单给他一味药把咳嗽止住就行了,因为咳嗽的原因很多,要理清原因、对症下药。”

    “金融市场也是一样”,邓斌转回本行,“股票、股市下跌的背后原因千差万别,可能是某几只股票的问题,也可能是国家经济、利率、财政、中美贸易博弈等因素或一系列问题叠加。”他认为,中医讲究的是“防病于未然”,而真正的风险管理是在风险发生前进行预防,“这跟中医理论是一样的。”

    在邓斌看来,《道德经》、《大学》、《论语》里面的很多内容涉及到这方面的哲学,都是可以探讨学习的。“书法、诗词一方面是人生的调剂,另一方面也给我带来艺术的灵感刺激,让我的思维更加放松和开阔,也在工作上保持活力和热情。”


    责任编辑:小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