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银监局副局长 张光平
改革开放到现在马上就36年了。36年来,有很多改革开放的重要事件。36年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的事件应该是加入WTO,通过加入WTO倒逼我们的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我们再往前看10年,甚至是15、20年,能和WTO这么重要的事件可以比拟的,或者说同样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的,也可能只有人民币国际化了。大家想WTO把我国的经济和贸易和世界联系在一起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使得我国金融体系和国际密切相连。所以说,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们经济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事情。
经贸基础
很多人问这十几年我们发展的很不错,为什么还要搞人民币国际化呢?美国人为什么那么牛,人家的煤矿、铁矿、石油都有,但是不开采,他们把印刷机一打开就可以把全世界的资源拿来,为什么还要用自己的真东西呢?现在我们的经济、金融、贸易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了,我们不能再继续搭别人的船,因为不是那么方便了。这一两年来,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形式,我们的便车不是那么容易搭下去了,必须要推自己的本币。
可以说,我们的经济、贸易,我们的经贸基础,人民币已经有足够条件成为第三大货币了。2013年,国内GDP,这是4月份刚刚公布的世界数据,我们的经济占全球比例达到12.16%,成为第三。很多人说我们早就成为经济第二了,为什么把我们排在第三。我这里比较的是货币母体经济。我们和欧元区还差5%。贸易,去年我们首次超过美国,总贸易量成为全球第二,欧元区的贸易量很大,但是这里面我们要小心。我经常要记得这样一句话,毛主席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自己的勇气,但是在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要看到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经济确实规模很大了,但是我查了多少年,我们的GDP里面有多少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创造的GDP?我这么多年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结果。我们的贸易当中,前年之前外资企业占我们的贸易进出口50%以上,前年开始首次低于50%。虽然我们的贸易总量去年超过美国了,但是有一半是外资企业的,除此之外,我们的贸易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真假贸易。去年我们和香港的出口,前三个月是70%多的增长率,上半年达到了40%多的增长率,我们中国大陆公布的香港出口比香港公布的从大陆的进口大130%。我们出口到香港的,我们海关总署公布出来的,我们向香港的出口,比香港公布出来的从大陆的出口超出100%。我们暂且看这样的数据,经济贸易我们都达到了前三位。人民币已经有基础成为第三大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从经贸基础上已经有这样的情况了。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有六、七年超过全球的30%。我们的储蓄超过全球40%,这些数字我不专门讲了,实际上储蓄越高,外汇储备越高,反映的实际上是我们的金融体系问题。储蓄为什么那么高?因为我们的社保体系没有健全,正是因为这个我们的消费才起不来。我们的经贸已经使人民币有成为第三货币的基础了。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但是我们要看其他很多不足的方面在哪里?这几年来我们取得最大成绩的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是跨境贸易结算。从09年7月份,我们上海做了第一单,这是很不错的,09年下半年量很小。2010年开始,基本上是直线增长。这是一季度的数字,一季度我们的进口有40%以上已经是人民币结算的了,出口基本上是12.3%,整个贸易基本上是27%,这是非常快速的进展了。这个数字细节上来说,人民银行是从2010年就开始公布每一个季度的跨境贸易结算,现在每个月都公布。但是人民银行从2011年1季度开始不公布进口结算了多少,出口结算了多少,他公布的是实收实付,好在哪里呢?2011年1季度既有实收实付的数字,又有出口进口的数字。我们看到有超过40%的出口是用人民币结算的,当然这里面有不少水分,是减1/3还是减1/4这是另外一回事,总体来说我们在跨境贸易结算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我们做了4年,从0开始做到贸易结算27%,进口超过40%,出口达到1/8,成绩还是很显著的。跟日本开始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情况的前四年还是可比的,但是人家是出口多,进口少。我们再看一下香港的人民币储蓄,这是和人民币升值贬值密切相关的,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人民币储蓄资金池上升,人民币出现贬值,人民币储蓄资金池就下降。关于人民币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互换,这里我想说的,还是和人民币的升值贬值预期密切相关。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们看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互换的速度就快,从去年10月份开始,没有再和任何一个国家央行再签订了,因为我们处于人民币贬值期。所以货币的国际化推动,在本币升值的过程当中推的快。
货币国际化的度量方法
衡量一个货币的国际化,我们看到一般来说很难有一个标准,有的是以国际储备货币的占比程度来衡量,有的是按照贸易结算的比重,或者是国际外汇市场的活跃度,但是这个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我们看国际储备货币,以澳元和加元为例,2012年开始澳元和加元已经成为第五、第六国际储备货币。虽然没有说正式进入IMF的一篮子货币的篮子。但是从数字上来看,加元和澳元已经在全球储备货币当中发生很大的作用了。当时我们觉得美国金融危机,英国债务很高,欧元金融危机,日本债务更高,应该轮到我们了。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确实前四大经济主体出现问题。但是我们看加拿大、澳大利亚,经济在全球排11、12,他们的债务程度和全球四大货币的经济母体相比,债务程度并不高,而且是相当健康的。所以加元、澳元以后几年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四大储备货币,下一步已经开始有向加元和澳元转变了。但是储备货币不能用来衡量货币国际化。
现存的主要问题
我从2010年开始使用这样的方式,这个方法应该说国内外的专家和学术界基本上是认可这种办法的,就是不管一个货币结算功能有多强,国际储备功能有多强,国际债权功能有多强,每一种国际应用都反映在这个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当中了。任何应用,如果说清算排名也有了,发债排名也有了,储备排名也有了,这些怎么加权呢?权重也是很难选择的。因此任何一个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当中的交易占比,占比越高国际化程度越高,所有应用都纳入一个数字当中了,好在这个数字是国际权威机构定期公布的数字。大家看去年12月,我们中外媒体很多人都非常高兴,人民币达到了第九大货币,我们全球交易占到了2.2%,当时我听了之后,认为不会那么快,我们的数字,国外的数字里面都有水分,为什么不可能有2.2%那么大呢?我们来看一个数字,2012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的结算当中,占0.25%,排名20。另外一个数字是2013年6月占比0.87%排名11位,去年国际的数字我们用的是BRIS,结算是人民币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结算在4月份都不可能成为第9,人民币怎么会可能排第9呢?所以这个数字过大。国际数字怎么会出问题呢?我给大家说一个道理,这几年来,英国、欧洲很多地方,香港、新加坡都在争取提高自己作为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很多机构在他们的数字当中也有夸大,尤其是伦敦公布出来的人民币数字夸大成分非常高。去年4月份,2.2这个数字非常大,水分非常多。更有说服力的是2010年的0.9,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是10月份开始,之前是没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2010年当时的人民币交易量只能是中国大陆的交易量。所以第九不可能。
另外一个依据,我们从2005年之前,人民银行每年公布我们全国的外汇交易量。05年一直到10年,我们每年的国家外汇交易数字变成国家机密了。好在2011年一季度,人民银行发货币执行报告,他开始公布每个季度的货币交易量,而且也给出了同比增长率,我们可以推算出201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所以从2010年一季度到现在,每一个季度,人民币的现货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期权交易加在一起就是人民币的总量,虽然我们得不到4月份的数字,但是一季度的日均相当于二季度的日均,二季度的日均相当于5月份的日均,我把二月份和五月份做一个线性差值就是4月份的。这个数字算出来,很明显这个第9是有水分的。我们作为专业人士,我们的银行,我们的基金公司,我们的政府部门我们自己在哪里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离理想目标还有多远。这是我们现在用的数字,我们国内市场,大家看看是有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非常慢。我们看各个货币平均一年可以增长多少,我们就可以预测出2021年,如果说还用国家清算银行的数字,人民币到2021年可以排第七,离第三还有很远。如果说把水分挤去,人民币排多少呢?到2021年,人民币仅能排第10位,如果说不算离岸市场只算境内人民币,假设2013-2021年,年均国内外汇增长的情况是保持现状的,如果说只用我们国内境内的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到2017年才排第17位。2013年只用境内数字人民币排第20位,用了境外数字挤出水分以后就能排到第12位。说明人民币这三年来,国际化程度取得的速度最快的,90%是离岸市场的贡献。再反过来说,我们国内市场,是在增长,但是增长的太慢了。
我们看人民币的远期交易,他的基数很低,应该连续3年、5年,每年有50%-60%的速度,才可以达到和离岸市场增速相当的程度。我们看这个市场远期基本上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一个个季度没有什么交易量。人民币和的结售汇增长程度还不错,但是银行间的交易量非常低,我们的市场只有一个人民币外汇掉期,基本上可以持续稳步增长。从2010年1季度到现在,基本上是持续增长的,但是如果说大家要看,比如说我们的利率互换是全球外汇金融市场当中最大的一个产品,这两年来基本上是也是原地踏步。我们的债券远期都是0交易,我们的远期利率协议也是0交易。两年前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真正的启动之前,我们的人民币利率风险不大,大家不用这些产品。但是现在利率市场化已经迈开了非常显著的步伐了,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了,我们的机构拿市场数据来看,可以说基本不做风险管理。利率远期协议基本上交易量是0,所以中资机构利率风险基本上不管理。
我们看我们的外汇产品,我们的外汇远期交易,这么大的银行间市场,外汇远期基本上不交易的。原因在哪里?还是我们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幅率过低。我不出差的时候,我每天自己更新这些数字,从3月份到现在,我们看人民币兑美元,外汇管理局的日均价,每天有起步价格,中间参考价,他的波动率这两个月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市场没有波动率,市场没有风险,大家感觉不到风险,大家就不做风险管理;不做风险管理,市场就发展不起来。所以人民币我们已经有很好的经贸基础,人民币已经有成为第三大货币的宏观基础,但是我们的金融市场,不光是外汇市场,我们的债券市场,刚刚我说的是债券,也就是利率,远远达不到市场发展的要求。我们跟国际的水平,就相当于我刚刚给大家讲的,如果仅按国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2013年人民币还是排第20位,我们把水分挤去可以排第12、13位,但是90%的贡献是离岸市场,这倒逼出国内市场必须要有显著发展。最近这几年,我觉得不仅是中资、外资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高度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的市场基础还相当的薄弱,市场发挥决定作用,我们的市场达到一个程度了,境内外达到一个协调发展。
我们再看2014年一季度的外汇交易数字,我们一季度比2013年四季度还下降了。我们的基数很低,应该每年有30%-50%的增长率,我们才可以和境外基本上达到持平,但是三年来,境外发展的速度比国内发展的速度高10倍。所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境外市场可以倒逼国内市场发展。但是这两个落差不能太大。把水分挤出去了,境外2013年的数字基本上占到了国内半壁江山。以现在的情况,到2016年数字公布出来,境外的数字可能比国内的数字大一倍。我们有这样的紧迫感,努力发展我们的市场,市场建立起来了,环境建立起来了,各个金融机构都会有新业务、新利润,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机构都可以真正的通过市场来挖掘市场信息,真正利用市场来管理风险。
责任编辑:怡宝